2023年水磨溝區城市建設方面取得了較大成就。堅持“人民城市人民建,人民城市為人民”,持續完善城區功能、優化城區環境、提升城區品質。
空間格局更加優化。堅持規劃引領,前瞻性思考、全局性謀劃、戰略性布局,構建“一廊引領、五區協同”的空間發展格局,高質量編制《水磨溝區空間戰略規劃》等區域性和專項規劃13個,完成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“十四五”規劃綱要中期評估,持續增強高水平規劃對高質量發展的引領作用。
基礎設施更加完善。投入1.68億元,新建道路4.3公里,會展經九路等道路建成通車,打通丁字路、斷頭路3條,交通路網更加完善。優化公交線路12條,群眾出行更加便捷。實施69個老舊小區改造提升、3500戶棚戶區綜合改造,群眾居住環境不斷改善。七道灣污水處理廠擴建工程完工,河馬泉污水處理廠加快建設,水資源綜合利用和保障能力不斷增強。
城區管理更加精細。推動城市精細化管理和品質提升,人行天橋、地下通道及各類市政設施穩定運行,環衛保潔、冬季清雪更加高效。實施街巷精細化打造,整治門頭牌匾247處、“蜘蛛網”4.1萬米,拆除違法建筑4.1萬平方米、廢棄線桿496根,為市容頑疾做“減法”。打造居民小區生活垃圾分類示范點8個,城區環境更加干凈整潔、文明有序。
生態環境更加優良。打好藍天、碧水、凈土保衛戰,拆除小燃煤設施152臺,完成17臺燃氣鍋爐降氮改造,PM2.5、PM10平均濃度分別下降7.1%、1.3%,空氣質量達標率提升6%。嚴格落實河(湖)長制,水磨河斷面穩定保持在Ⅱ類及以上水質。持續開展涉重金屬等行業排查整治,土壤環境質量處于清潔(安全)級。科學開展國土綠化,新增綠地600畝。持續抓好中央、自治區生態環保督察反饋問題整改和已辦結信訪案件“回頭看”。良好生態環境成為水磨溝區群眾最具幸福感的公共產品。